集团化企业发展中,常常发出响亮的“口号”,打造全产业链。纵观国内外优秀的企业,我们发现一个规律,就是在社会化高度分工的今天,打造全产业链,对企业来说,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,“馅饼”也许是“陷阱”。
打造全产业链,企业经营面临剧潜在的风险,主要有三个方面:
一是企业资源的有限性,导致资源紧张成为常态。当资源出现枯竭,比如现金流减少、市场需求萎缩、人才流失等情况发生时,企业就面临经营危机,将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,企业内部常常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导致整体受损。
二是技术革命,产业链重组频繁发生,维持产业链稳定的难度加大。技术革命导致产业要素逻辑改变,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可能不复存在,加之“外来竞争者”冲击,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就可能失控,进而造成企业全产业链协同受损。
三是全产业链企业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。全产业链企业的盈利,很大程度来自于全产业链的“盈亏互补”,内部“失血企业”会造成企业资源效能不高。产业链发展中,一旦出现高盈利业务的利润下滑,势必造成企业产业链“盈利互补”模式难以为继。
我们的建议是,抓住两个关键,一是抓住产业链关键环节,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锂电和自动驾驶。二是稳定产业链联盟,通过利益捆绑,保持对产业链相关技术要素变革的敏感度,实现快速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