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注册钧问咨询官网
已有账号,立即登录
问道

足球魅力的激励启示


激情四射的足球运动,有哪些激励奥秘?


一、 目标一致,精准奖励。

一场比赛,目标只有一个KPI,就是“比对手多进球”。

球场上,无论前锋还是中场,都会卯足劲,努力踢进球,防守不失球。

联想企业管理中,很多公司的部门和员工之间,KPI指标五花八门,各自为政,都说自己部门和岗位的KPI完成的好,但是公司整体的KPI却不理想。

足球功法:

1、我们试想一下,如果给中场球员定KPI指标是“传球要到位”,前锋考核 “进球”,后卫考核“不失球”。那这场比赛,就会变成相互指责的混战。

2、业绩决定奖金基数,表现决定分配多少。

3、公司经营目标,就是全体人员的KPI指标,整体KPI决定每个人的收入水平的50%-70%(岗位不同,贡献不同)。

4、职能部门KPI,必须是“管理效能指标”,比如人事费用率,劳动生产率,呆坏账率,安全损失额等等。而不是程序化的作业活动,比如差错次数、延期时间等等,这些过程行为,可以作为兑现奖励考虑的奖励系数(0.6-1.1),但不能决定奖金基数。

二、球队与球星,相互成就。

无论是梅西,还是C罗,这些足球巨星,都与阿根廷队、葡萄牙队这些足球强队密不可分。球星一定不会选择在末流球队踢球,即使奖金丰厚。为什么呢,因为,优秀的球队,优秀的球员,都是一体的。

反观在企业管理中,有的企业只是关注少数“业绩明星”,能干的和混日子的并存,导致团队人心涣散,最后出现“居功自傲”的叛逆者,企业经营出现危机。

足球功法:

1、培养业绩明星,也要建立团队协同“阵法”,避免用人被动。

2、打造优秀团队基因,通过人才梯队培育,涌现更多的业绩明星。

3、建立一个高效协同的人才组合模式,降低业绩明星潜在的风险。

4、建立团队“利益一体化”机制,团队业绩好,大家收入都会好。


三、机会平等,皆可立功。

足球场上,教练的排兵布阵,无论是433还是550阵型,都会有前锋、中场、后卫等不同岗位,但在比赛攻防中,谁都有机会踢进球、守住球,建功立业。每名球员,都可能根据情况和判断,跑位、补位,后卫有可能带球直接攻破球门,前锋也可能回防阻断对手射门。

反思企业管理中,有的部门和岗位“画地为牢”,以所谓的岗位职责和流程、标准,去应对“突发、例外”工作或客户提出的问题,常常推诿踢皮球,特别是管理者,错误的把自己定位为“按标准执行的作业者”。

足球功法:

1、程序化工作,按照岗位职责、标准去执行。

2、非程序化工作,按照目标去行动。

3、从因事找岗,到因事找人。比如市场开发、研发等,要“因事因人匹配,不是因岗安排事”,弱化岗位分工,强化能力任务匹配分工。

4、推动人人都有领导力,“有事人人担,有功件件奖”。


四、因策用人,恰当换人。

绿茵场上,按照排兵布阵,谁适合上,谁就上。

有时,明星也会坐“冷板凳”。有时,明星为防守所困,教练也会另起新人。常常是“换人如换刀”,一些新人替补上场,立刻进球。

球队上下高度共识,就是只要有利于赢球,教练的任何决定,大家都可以接受。

反观企业管理中,有的“能人”把持重要岗位或任务,却始终无法取得“业绩突破”,有时还“恃才傲物”,不配合公司统一部署。

足球功法:

1、按照目标策略匹配人才,而不是按照资历、岗位用人。

2、业绩始终不能突破的,一定先换人,再评估是否换策略。

3、大胆启用“新人”去干“旧事”,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五、马太激励,长尾效应。

一场球赛奖金不多,但获得奖金的机会却会增多。比如卡塔尔世界杯,英格兰球队如果获得冠军,球员奖金也不过50万英镑。但是,作为世界杯冠军球队的球员,会获得奖励的“长尾效应”——未来更高的工资、更高的广告代言费、更多的转会机会、更多的参加比赛拿奖金的机会等等,这些都是一场比赛可能带来的丰厚的经济回报。

反思企业管理中,大家搞平衡,导致企业“死水一潭”。互联网行业类似足球赛事,这方面的激励,“马太激励”做的比较到位。

足球功法:

1、用人所长,结合员工的优点,有针对性的多给予机会,去创造更大价值,从而获得更多奖励。

2、设计多元化的奖励措施,比如荣誉、福利、竞争机会等。

3、建立长、中、短期激励组合,针对业绩好的团队和员工,设计中长期的激励措施,包括长期补充养老保险、功勋奖励、星级员工等。

4、将短期激励,分解到中长期激励。比如,针对研发人员,设立研发项目“分红”、股权等,结合盈利水平,分为3-5年发放奖励。

六、足球同心圆,球迷球星一家亲。

世界各地的球迷,都会为自己喜爱的球队和球星摇旗呐喊,赢了,共欢乐,输了,一起痛哭流涕。球迷伴随着球队、球星转战各地,为球队保持参赛热情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看看在企业经营中,一线部门开疆扩土,开发市场,保产保供应,二线职能部门和辅助人员,却在不急不慢、按部就班,甚至以“不归我管”为借口,不解决问题,甚至制造问题。

足球功法:

1、二线人员的喜怒哀乐、荣誉利益,应该与一线人员密切“挂钩”。比如让二线人员的收入与一线业绩挂钩,肯定二线人员作出的成绩,让他们与一线人具有获得相同荣誉的机会等。

2、一线和二线的工作协作,应保持顺畅沟通与互动。比如开展工作研讨、一二线轮岗、参与不同工作活动,增强不同业务熟悉度,提高相互认同度。

3、二线需要发挥“专业效能”,为一线提供保障,为一线解决问题,为一线打气助威。比如为销售人员培训赋能,为生产人员服务等等。

4、倡导“一家亲”文化,后台部门支持一线,为一线呐喊,让一线员工奋斗不孤单。

七、保持状态,永不言败。

绿茵场上,只要裁判不吹哨结束,赛况一切皆有可能。加时赛、点球大战、乌龙球等等,都会让喜悦与痛心瞬间翻转。因此,球赛结束前,球员始终都会全力以赴,捕捉进球的机会。

在企业经营中,很多人员看到市场萎靡不振,就会“士气低迷”;或者是到了四季度,就准备总结盘点,迎接新年,轻易放弃了当年最后的机会。

足球功法:

1、聚焦目标。全体员工应该“咬定目标”不放松。很多企业“年初定目标、年中忘目标、年末找目标”。

2、大客户、小市场,一个都不能少。抓住任何一个机会,都要全力以赴,不能挑三拣四,漫不经心。

3、拼抢精神,不能有淡旺季。很多销售人员都有市场淡旺季思维,感觉淡季市场,抓也没用。殊不知,淡季一样有需求,通过精准营销,就会发现新商机。

4、当下疫情肆虐,市场阴晴不定,更需要保持旺盛斗志。

八、比赛就是拼实力,不拼人多人少,大国小国。

足球比赛,强队弱队皆有输赢。入场券,对大国小国一视同仁。每支球队皆有可能杀入世界杯,甚至挺进八强,打进决赛。

国家人口只有400万的巴拿马队,能够与人口大国的球队同场竞技,就在告诉世人,资源多少不重要,球队实力是关键。

有的足球强队,表面占据上风,却得势不进球。比如韩国队对阵加纳的那场小组赛,虽然韩国队始终掌握主动,射门、角球等进攻次数,都比加纳多,但是却以2:3落败。

本届世界杯小组赛阶段,亚洲球队沙特、日本等球队都表现不俗,说明只要路对,就会看到曙光。

对比企业经营中,面对目标,很多团队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“资源不足”。其实,资源再多也是成本,如果不能将资源有效转化为组织效能,“好牌也会打烂”的。

足球功法:

1、目标完成高低,不单单是资源多少决定的,首要的是经营能力。当下都在提高质量发展,其实就是需要打破资源依赖。

2、抓少数关键人才,突破能力瓶颈,击败强大的竞争对手。好比是腾讯的微信团队,最初只有十几人,却开发出了一个即时通讯的“巨无霸”产品。

3、抓关键行动,主要是决定目标的重点措施,需要精准把握,用人得当。

九、热情与荣耀,双轮激励。

虽然,足球运动员可以获得丰厚的奖金,但是,奖金是结果,不是原因。

好球员,一定是足球爱好者,一定有超强的使命感。球队、球迷、球员对足球的热爱、对胜利的渴望和荣誉感,高度统一。

2010年世界杯上,朝鲜队郑大世泪流满面的场景,令人动容。无论是球员、还是球迷,都以能够为祖国赢得荣誉而自豪。

足球功法:

1、对工作的热情,是企业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。很多人员对工作没有热情,只是被工资奖金推着走,在面对挑战时,就会退缩。

2、激发团队骨干员工的荣誉感,是保持工作斗志的前提。因此,设计一些阶段性荣誉成果,或者差异化荣誉奖励,都会带来好效果。

3、企业建立“热情与荣耀”的精神激励机制,比如团建、目标激励、拔军旗等。

十、公开竞技,英雄还是狗熊,一目了然。

赛场上,每名球员的一举一动,都被教练和球迷看在眼中,记在心中。谁是好中锋、谁守门好、谁的视野宽、谁的头球功夫好,每个人的能力和作风,都被准确评估和定位。因此,球员在转会中,无论到哪个球队,工资和岗位的匹配度都比较好。

反观企业人才管理中,缺乏对人员表现的全面、准确的观察和分析,“粗放式”选人、用人,导致人员效能不高。

足球功法:

1、完善企业人才评价体系,对员工的技能和特长,有准确把握。

2、建立人才数字化评价系统,通过人才能力素质的“标签化、数字化、结构化”,精准人才画像,实时动态刷新。

3、抓住人才关键能力,针对不同工作,组成最佳阵容,实现最佳业绩。


综上分析可以看出,足球的魅力,就是人类天性与商业机制的完美结合。推而广之,企业的激励,也应该以人为本,人性和人文,一个都不能少。